IVE畢業生提升智能工地系統
以物聯網科技保工地安全
-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早於1995年在《未來之路》 (The Road Ahead)一書首次提到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的概念,利用網絡連結不同物件交換訊息,當時看似虛無的概念,現在已應用於不同行業,推動智慧化發展。」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軟件工程高級文憑畢業生伍景誠(David)現於一間工程科技公司任職高級軟件工程師,他正正應用IoT等資訊科技專業知識和技術,領導公司團隊優化一套智能工地系統,提升本港的工地安全及施工效率。
David和所屬團隊優化公司現有的智能工地系統,整套系統分為兩部分,一部分透過感測工友動態,確保工地及工友安全,另一部分則協助從業員妥善地記錄施工進度及分配工程機械物料,以控制工程成本。David表示﹕「建造工程界重視施工安全,需要時刻監察工程進度,我們以IoT技術整合一套完整系統,讓建築工地的管理人員,更透徹地掌握工地的資訊。」
與業界交流緊貼需要
David和團隊準備提升智能工地系統前,先與工程業界交流意見。以感測工友動態系統為例,第一代系統設計時主要為方便工地管理者妥善調配人手,工友進入工地時只需拿着智能安全帽,並將設於安全帽後方的傳感器,對準設置於入口的閘機,工友的記錄便會經雲端伺服器上傳至系統;同時工地的不同區域均設有感應器,可遙距接收安全帽的傳感器,讓工地安全主任透過系統了解工友的位置,方便分配人手。
David表示升級這套系統時,公司為進一步加強工地安全,構思在安全帽上加配運動傳感器,可感測工友的健康狀態,他說﹕「一旦工友不慎跌倒或從高處倒下,運動傳感器便會即時把訊息傳輸至工地最近的感應器,再由系統發出求救訊息,即使不幸有工業意外發生,工地安全主任亦可即時反應,及時救援。」另外,升級後的系統亦可管理與安全相關的資料,例如工友「安全咭」的到期日。假如系統顯示工友的「安全咭」仍未續期,工地管理者便能適時提醒工友,確保工地安全。
監察施工進度向來亦是建造工程重視的一環, David在優化智能工地系統時亦活用專業知識,改善用作追蹤工程進度的智能系統。David分享,系統透過手機應用程式連結設置在工地的智能地標,讓整個工程團隊包括工友、工地經理、工程師等均能記錄及掌握工地上各施工項目的進度,減省巡查後處理大量文件的時間,並協助妥善地保存記錄。不過第一代系統一旦在網絡訊號較差的環境便無用武之地, David因此為系統設計一個「離線」版本,為業界解難,他說﹕「程式即使在離線狀態下,仍能記錄拍下的相片及文字,當重新連接網絡數據後,有關的資料便會自動上傳系統。」
David和團隊優化的智能工地系統預計明年將投入超過50個大型基建及工程項目中使用,但David表示他們仍會繼續收集用戶的意見,以更完善系統。
全方位提升效率
David自小對資訊科技感興趣, 2015年在IVE軟件工程高級文憑畢業後,他掌握到人工智能、物件導向技術、企業系統開發等專業知識,再升讀本地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學士課程。大學畢業後,他曾與朋友成立初創公司,致力為客戶設計軟件及提供IoT系統顧問服務,累積更多經驗。
IoT科技的「未來之路」將會如何走向﹖David說:「不論IoT或AI等創新科技,發展空間其實是無限,只要能為各行各業解難,提升效率,就是一個成功的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