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灣區事業前景 開闢職專升學新徑吸引非本地學生
-
職業訓練局主席 戴澤棠先生
香港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國際城巿,不僅是企業投資及落戶的理想據點,更具備匯聚及培育專才的優越條件,為大灣區產業發展注入動力。
香港特區政府於2023年《施政報告》中明確提出發展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的目標,確立香港在培育國際化專才的關鍵角色。香港除了擁有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學,在職業專才教育上亦建立了堅實的基礎,可吸納不同求學志向的非本地學生,為大灣區重點產業培育應用型專才,推動高質量發展。
高質量產業發展 創造技術型職位
隨著經濟的轉型,從勞工密集的工業轉向高增值、創新科技主導的行業發展,擁有數碼技能和創新研發能力的人才對產業升級及可持續社會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國家重點提倡「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以科技創新作為驅動力。大灣區作為內地產業發展的戰略重地,匯聚眾多科技領軍企業,正積極培育及引進高技能人才以配合發展需求。與此同時,香港也大力投資發展創新科技、新型工業化、航空及航運等高增值行業。自去年十月開始,政府先後引進約50家來自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慧與數據科學、金融科技及先進製造與新能源科技等產業的重點企業,預計將創造超過13,000個就業機會(註 1)。
香港、大灣區以至整個亞太區的高質量產業發展,都需要大量擁有熟練專業技術、善於應用科技的實幹人才。值得一提的是,亞太地區的年輕人口(15至24歲)超過6億,隨著區內的基礎教育越趨普及,我們必須抓緊良機,為年輕人提供更多元化和國際化的專上教育機會,將人口紅利轉化成大灣區以至整個亞太區的發展助力,從而提升整個區域的人才競爭力。
專上教育宜多元 吸引非本地生來港
香港擁有世界級的大學,現時每年來港修讀教資會資助課程的非本地學生逾兩萬人(註2)。然而,對非本地生而言,除了傳統學術課程,本港的職專教育亦具有一定的吸引力。非本地生除了關注課程的質素及認受性外,亦同樣重視課程所提供的機會和出路,譬如在學時的實習機會、畢業後是否能獲取專業資格、以及院校在不同行業領域的聲譽等;而香港及鄰近城巿的經濟產業動向,亦是他們考慮來港學習的重要因素。
職業專才教育以培養技能及應用能力為核心,由課程規劃、教學模式以至實習安排,都非常著重業界的參與,以協助學生掌握職場所需的技能,了解行業前景及專業發展階梯。因此,相較傳統學術課程,職專課程的學生在畢業時,一般已具備其專業所需的技能及職場實戰經驗,能更快適應真實的工作環境。
香港具備完善的職專教育課程及升學階梯,教學內容貼近現今高增值產業的人力資源需求,加上大灣區的發展潛力,為有志在區內發展的年輕人提供實用性強、就業出路廣闊的升學途徑。香港特區政府推動成立應用科學大學及推廣應用型學士學位,相信能吸引更多有不同志向的非本地生來港就讀職專課程,令香港成為更多元化的國際專上教育樞紐。除了學士學位課程外,非本地生亦可選擇先修讀高級文憑課程,適應香港的教學模式及透過實習機會認識香港及大灣區的事業發展機遇。畢業後,學生可靈活選擇升讀銜接學士學位課程;修讀職業訓練局指定高級文憑課程的非本地生,更可透過「職專畢業生留港計劃」申請畢業後留港在相關行業工作,大大提升他們在香港發展專業的機會。以職業訓練局而言,轄下院校開辦約100個的高級文憑課程(包括納入「職專畢業生留港計劃」的27個高級文憑課程)及約20個「應用科學為本」學士學位課程,為非本地生提供具價值的職專課程選擇。職業訓練局高級文憑畢業生的就業數據顯示,選擇就業畢業生平均就業率約90%,可見畢業生的專業技能獲得僱主的廣泛認同,充分展現職專教育的優勢。
港院校攜手創品牌效應 建成就學就職新熱點
一項有關東南亞學生熱門留學地點的調查顯示,除了西方國家,不少學生也選擇在先進亞洲國家升學(註3),可見這些較發達地區的升學機會對東南亞學生具有一定吸引力。為了吸引更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香港的教育機構必須針對他們的期望及需求,提供多元化而貼合個人志向的升學選擇。教育局較早前就提出建議,由高等院校合作打造「留學香港」品牌,吸引更多非本地生來港升學並參與大灣區發展。我非常認同此策略,打響香港作為留學城巿的知名度和口碑,增強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的聲譽和吸引力,促進本港教育界生態圈協同發展,提質擴容以廣納非本地學生融入大灣區人才庫。
在教育機構及政府共同努力下,香港必將迎接更多來自世界各地學生。除了提供多元的就學選擇,教育機構還應助非本地生融入本地生活,促進文化包容互鑒,並完善就業對接,助香港及大灣區成功吸納和培育專才,打造新一代亞洲領袖。
註:
1. 李家超:一浪接一浪成功引進重點企業 在港投資超400億港元 (2024年3月20日)
2. 立法會秘書處資料研究組—教育國際化的最新發展情況 (2023年11月28日)
3. Southeast Asian students eye study destinations within Asia (21 February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