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资讯 VTC文摘 VTC文摘 2023

IVE幼儿、长者及社会服务系推展「绿路童心」计划
从幼童开始培养保育意识 走进大自然春风化雨

最后更新 2023年12月14日
  • IVE CECTL Kids' Greenway Project Cultivating Evironmental Awareness Since Early Childhood Image 1

    香港专业教育学院(IVE)幼儿、长者及社会服务系辖下幼儿教育中心于2015年起推行「环保基金—绿路童心计划」,培育幼师在环保教育方面的专业能力,并培养幼儿在生活中实践环境保育及欣赏大自然的态度

  • IVE CECTL Kids' Greenway Project Cultivating Evironmental Awareness Since Early Childhood Image 2

    香港专业教育学院(IVE)幼儿、长者及社会服务系辖下幼儿教育中心于2015年起推行「环保基金—绿路童心计划」,培育幼师在环保教育方面的专业能力,并培养幼儿在生活中实践环境保育及欣赏大自然的态度

  • IVE CECTL Kids' Greenway Project Cultivating Evironmental Awareness Since Early Childhood Image 3

    IVE幼儿教育中心师生创作以香港本地独特生态和景观为背景的绘本和环保教材套,供业界进行环境教育作参考之用

  • IVE CECTL Kids' Greenway Project Cultivating Evironmental Awareness Since Early Childhood Image 4

    IVE幼儿教育中心师生创作以香港本地独特生态和景观为背景的绘本和环保教材套,供业界进行环境教育作参考之用

  • IVE CECTL Kids' Greenway Project Cultivating Evironmental Awareness Since Early Childhood Image 5

    今年暑假,IVE幼儿教育中心与香港科学馆合作举办故事剧场活动,由IVE学生现场演绎环保绘本,聚集了不少家长、小朋友参与,场面热闹

  • IVE CECTL Kids' Greenway Project Cultivating Evironmental Awareness Since Early Childhood Image 6

    IVE特殊幼儿照顾及融合教育高级文凭二年级生谭清妍在演绎《企鹅神探破大案》绘本前,预先准备了一系列教具,包括回收箱、垃圾筒,以及她手上的「放大镜」小道具等

  • IVE CECTL Kids' Greenway Project Cultivating Evironmental Awareness Since Early Childhood Image 7

    团队希望「环保基金—绿路童心计划」能装备更多准幼师及在职幼师在环保教育范畴的专业知识。图左起为:IVE特殊幼儿照顾及融合教育高级文凭学生谭清妍、IVE幼儿教育中心高级讲师郑晓萍博士、IVE幼儿、长者及社会服务系系主任白邓绍芬博士、IVE幼儿教育高级文凭毕业生施靖妍

「大自然缺失症」指的是新一代因接触大自然不足而出现身心问题,包括缺乏创造力、想像力、专注力不足等。要令城市的孩子更习惯亲近大自然,便要利用适合的方法、从小开始入手。

香港专业教育学院(IVE)幼儿、长者及社会服务系(CECS)辖下幼儿教育中心(CECTL)在环境及自然保育基金和环境运动委员会支持下,与不同环境生态教育团体于2015年起推行学前环保教育计划 –「环保基金—绿路童心计划」,并合共获得逾港币七百万元拨款。透过在职及职前幼师培训、出版不同环保教材、设计多元大自然主题的亲子探索生态游、建立户外教育网上共享平台等,培育幼师掌握环保教育的专业能力,将环保教育与幼稚园课程结合,合力从小培养幼儿在生活中实践环境保育及欣赏大自然的态度;并提升亲子环境保育意识,将保育概念延伸至家长、家庭。

自家制作绘本 带出保育讯息

负责统筹计划的CECTL高级讲师郑晓萍博士指,计划分三个阶段推展,包括第一期的惜物、减废;第二期的生物多样性。到了第三期幼儿户外教育,团队希望配合《幼稚园教育课程指引》「大自然与生活」学习范畴,培育职前、在职幼师将不同环保主题,例如生物多样性等户外教育课题,融入校本课程,希望从小培养幼儿爱惜大自然及保护生态的价值观。

在幼稚园推动大自然教学需要有适合的教材,包括绘本等。然而郑博士发现,讲述香港本地生态并适合小朋友的绘本非常罕有,她说:「市面上大部份幼教生态的绘本与香港小朋友所在的环境有一定距离,因此我们希望创作以本地独特生态、物种为背景的绘本,让小朋友对自己居住城市的环境更熟悉。」 

IVE幼儿、长者及社会服务系与不同环保及生态教育机构合作,共同构思适切幼儿语言发展能力的绘本内容,再联同本地插画家,设计了12本「本地生态趣点绘本」让幼儿容易理解及掌握本地动植物的特色,从而对大自然产生好奇。

走出校园 推广生态知识

除了希望幼稚园可以在课堂上应用绘本,幼儿教育高级文凭学生亦利用绘本走进社区,向家长及幼儿宣扬保护大自然的讯息。团队与环保署及香港科学馆合作,以网上及实体形式举办不同绘本阅读活动,由IVE学生向小朋友及家长演绎绘本,于社区不同地方进行环境教育。

IVE特殊幼儿照顾及融合教育高级文凭学生谭清妍(Rosie)负责演绎《企鹅神探破大案》,讲述企鹅神探发现原来小朋友日常的生活习惯,竟然是造成城市污染的原因之一。在活动前,她和同学一起揣摩故事内容,并构想生动活泼的表达方式,再制作所需的教具配合演出。Rosie说:「在短短半小时内要令孩子们学懂爱护环境是一大挑战,幸好参与的小朋友都十分投入,能够成功引发他们对香港动物产生探索兴趣,并思考动物与人好好共处的方法,令我很有满足感。」

发声绘本 引发幼儿探索心

团队正积极筹备出版更多有关本地物种及生态的实体及电子真人发声绘本,上载至计划中幼儿户外教育网上共享平台供业界及公众参考。教师同时可配合户外游戏和建议的本地生态路线,发展校本「大自然与生活」课程,持续在校内推行幼儿户外教育课程。

另外,团队也创作了全港首套结合扩增实境(AR)效果的绘本《出发吧!箭猪波波》。故事讲述一群本地野生动物勇闯城市探险,当中包括主角箭猪、猕猴、香港南海溪蟹、变色树蜥、虎斑蝶等,带出与动物共融及保护自然生态的重要性。AR技术将平面的绘本书立体化,启发幼儿对本地物种探索的兴趣,加深小朋友对动物的外貌、特性和生态的了解和印象。

IVE幼儿教育高级文凭毕业生施靖妍(Kitty)是参与绘本创作的学生之一,包括为绘本录制配音,看似简单,其实当中应用不少教学技巧,让小朋友理解并投入「动物」故事。Kitty表示:「我要先了解故事角色的性格,然后代入小朋友的角度,根据情节推进,运用不同的语气、声线,尽量推动小朋友投入故事中;又要留意咬字准确,不能『教坏』小朋友的发音……这些对我而言都很新鲜,需要下一番苦功,甚具挑战性。」

她更以「一举三得」形容录音工作,因为可以令本港生态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小朋友的眼前,再从聆听故事加深认识大自然,又可以提升个人的教学技巧,令Kitty觉得工作甚具意义。

CECS系主任白邓绍芬博士表示,未来将开办「游戏为本学习高级文凭」课程以培育更多学生掌握设计及带领大自然游戏的技巧,让学生全面发挥游戏的积极力量,共同欣赏及保育我们的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