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i師生推動善用園林廢物
夥拍屋苑實踐「就地堆肥」
-
聖誕節及農曆新年將至,節日後大量棄置的聖誕樹、年花等將成為園林廢物,加重堆填區的負擔。園林廢物是否出路無門?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THEi)早前獲政府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資助,協助私人屋苑回收住宅園林廢物,並進行「就地堆肥」,讓園林廢物「重生」。
據環保署資料顯示,本港每日產生約160至180公噸園林廢物,包括樹葉、樹枝、樹幹、雜草和節日植物等,除日常綠化工程和園林護理外,颱風、雨季和節日亦會增加園林廢物,大部份會被送往堆填區處理,佔堆填區都市固體廢物總量約1.5%。
實習啟發推動園林廢物回收
THEi園藝樹藝及園境管理(榮譽)理學士畢業生歐國良分享:「在園藝公司實習時,要協助修剪樹木和驗樹,間接製造園林廢物。種一棵樹至少十年八載,有些甚至要百年,斬樹、剪樹卻不消數分鐘,就此送往堆填區著實十分可惜。事實上,斬下來的樹枝可偱環再用,減少浪費。」國良兩年前的畢業論文正正探討市民對園林廢物回收及循環再造的態度。他以問卷調查方式訪問超過200位市民,有超過五成受訪者不拒絕在其社區內設立園林廢物回收及循環處理設施;近八成受訪者關注園林廢物的處理設施是否符合環保原則;超過五成關注是否合乎成本效益。
THEi與屋苑合作實踐「就地堆肥」
事實上,社會近年亦開始關注園林廢物的處理。政府早前推出《香港廚餘及園林廢物計劃2014-2022》,而為推動源頭減廢,政府亦主動資助社區環保項目。THEi環境及設計學院去年底獲政府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資助,推行「環保基金園林廢物新角度—私人屋苑先導計劃」,計劃透過講座、工作坊及技術支援,教育屋苑物業管理、綠化管理人員和市民大眾實行回收、循環再用園林廢物。THEi自今年3月,便為大角咀海桃灣、屯門蟠龍半島及寶琳叠翠軒提供器材和舉辦工作坊,教導屋苑管理人員回收園林廢物用作「就地堆肥」及升級再造。負責帶領學生參與計劃的THEi環境及設計學院環境學系助理教授羅敏儀博士(Caroline)指,「就地堆肥」步驟簡單,只需將回收得來的樹枝、較大塊的樹葉和修剪植物等放入碎枝機切碎,再放入堆肥箱混合適量的泥土和水,控制濕度、溫度和碳氮比,靜待數月至有機園林物料自行分解成肥料,即可用於屋苑的綠化空間。
Caroline解釋:「園林廢物是可降解物質,若大量棄置堆填區,會產生包括甲烷、二氧化碳等氣體,加劇溫室效應,面對香港堆填區地方緊張,我們不妨多行一步,將園林廢物化成肥料?」她指回收園林廢物製成的肥料,可增加泥土儲水力,能有效保存土壤中的養份,促進有益微生物生長,減少植物病害。她續指:「回收園林廢物進行『就地堆肥』實現『取於屋苑、用於屋苑』,更可省卻棄置園林廢物的運輸成本,同時提升市民大眾的環保意識。」
堆肥步驟合乎成本效益
THEi園藝樹藝及園境管理(榮譽)理學士學生何邁及許信揚有份參與今次計劃。他們會定期到屋苑檢視堆肥進度,過程中活用植物分類學、植物營養,以及土壤與環境等知識。信揚指:「利用園林廢物堆肥對大眾是新鮮事,合適的溫度和濕度是確保微生物生存、促進堆肥物料分解的秘訣。我們會向屋苑管理人員解釋及示範如何保持物料濕度於50至60%之間,定期翻動堆肥物料保持含氧量亦很重要。」
何邁分享:「曾經有屋苑代表發現堆肥箱內長出紅色菇菌,十分驚訝,後來我們解釋這只是分解過程中培養出來的正常真菌,讓他們舒一口氣。」
自小對植物栽種有興趣的信揚是全港首批成功申請發展局城市林務發展基金學習資助計劃獎學金的學生。信揚分享﹕「獎學金加上課程獲『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SSSDP)資助,大大減輕學費負擔,助我逐步實現成為園藝、園境或樹木專才的夢想。」
參與計劃的蟠龍半島物業及設施經理葉先生滿意「就地堆肥」的成效:「『就地堆肥』只需極少額外水、電、人手等開支,設施佔地不多,亦不會造成衛生問題。住戶非常支持此計劃,甚至主動提供家居的園林廢物用作堆肥。」另一參與屋苑海桃灣現已成功製成三箱堆肥,重用於屋苑園圃種植,稍後會分派住戶作自家種植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