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確職專教育路徑 開啟升學就業大門
- 推廣職業專才教育和資歷架構督導委員會主席 葉中賢博士
隨著香港不斷投入開拓新興產業,並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的策略發展,年輕人的升學就業選擇也充滿 前所未有的機遇。升學路徑越趨多元化,為他們的事業發展開創了更廣闊的可能性。相比於單純追求學業成績,幫助年輕學生發掘自身興趣和熱誠,並以此為動力規劃長遠的事業發展,更為重要。為此,香港特區政府積極推動職業專才教育,協助年青人將興趣變成專業,藉著香港和大灣區機遇發揮所長。
認識產業變化 發掘事業機遇
香港經濟現時仍以金融服務主導,但將迎來新局面。香港創科產業的成長有目共睹;單在過去兩年,已有超過100家有潛力和具代表性的創新科技企業落戶香港或擴充業務。在剛發表的2024年《施政報告》再度提出重點措施,包括設立100億元「創科產業引導基金」引導市場資金投資指定策略性新興和未來產業,並推出「創科加速器先導計劃」,吸引海內外具豐富經驗的專業初創企業服務機構在香港建立加速器基地 。香港正朝著「南金融、北創科」的新方向發展,與內地提倡發展新質生產力和「新型工業化」同步。
政府在2021年提出北部都會區概念,創造「南金融、北創科」布局,北都將會成為香港新的社會經濟中心。(註1)
來源: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2023》
除了高級管理人員和科研人員,創科行業更需要大量具備新一代數碼技能、先進工業技術、產品設計、品質管理等專長的人才,將科研成果商品化及產業化。另一方面,香港作為大灣區中的國際城巿,在旅遊、航空服務、航運物流及商貿等方面均有獨特的地理優勢。這些行業是香港一直以來的強項,業界亦因應大灣區機遇而尋求進一步擴展業務的機會,非常需要有能力、有幹勁的年青新血加入行業。
職專教育正正能為這些行業培育所需的實幹型畢業生,特別是在數碼科技、工程、設計、款待、商業等範疇,抓住北部都會區創科產業及大灣區策略的黃金機遇,發展具有長遠競爭力的事業。我鼓勵年青學生以開放的態度,關注大灣區產業動態,認識新興行業的前景及香港主要產業的變化,從中發掘感興趣而又有前景的工種,規劃自己的升學就業之路。
鼓勵學子興趣先行 職專教育同樣可取
目前,香港學生普遍跟隨傳統學術路徑,以中學文憑試為學習重心。然而,越來越多院校開辦多元化、達至學士程度並有系統的職專課程。這些課程以專業技能為主導,並配合豐富的實習和專題學習,學生在業界的認受性不遜於傳統學術教育,且更能從實踐中獲得滿足感。
-
現時香港職專教育體制裡除了有大家熟悉的高級文憑及基礎課程文憑外,亦有專為中三或以上同學而設的課程,包括由職業訓練局(VTC)青年學院提供的三年制「職專文憑」課程,以及60個中學文憑試應用學習選修科目,學生有多元化的升學/科目選擇。於2023/24 學年,VTC在教育局支持下,更推出職專文憑(高中課程)先導計劃,為高中學生提供多一個選擇,讓他們及早接觸職專教育,發掘興趣,拓寬職專教育升學出路。先導計劃的特點,是將職專元素融入文憑試的框架當中,在先導計劃下,參與的高中學生可在文憑試的框架下同步修讀職專教育相關課程。在修畢課程後,他們可同時取得文憑試證書,以及由VTC發出,屬資歷架構第 3 級的職專文憑(高中課程)證書,為他們提供更廣闊的升學出路選擇。
香港近年陸續推出多項重要政策,完善職專教育的升學路徑,例如是推動成立應用科學大學及推行應用學位先導計劃,明確區分具職專特色、著重培養實幹應用能力的大專院校及學位課程,為職專學生提供達到學士程度的教育,也讓文憑試學生有機會選讀更多應用型的大學課程。我相信此舉能鼓勵更多準大學生選讀與產業息息相關的專業技能培訓課程,並加入具發展潛力的新興行業。
政府的另一個重要舉措是在去年支持VTC成立香港資訊科技學院 (Hong Kong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KIIT)),成為旗下第十四間機構成員,更是香港首間資訊科技專科專上學院。除了職前課程,HKIIT投入更多資源加強在職培訓,提升企業和在職人士的數碼技能,不但加強香港人才的競爭力,也為發展數字經濟培育充裕的專才。
本地職專教育涵蓋高中至學位,學生可在高中開始接觸到職專課程,尋找學術路徑以外的興趣和專長。
-
在政策支持下,「職學聯通、多元發展」的策略得到落實,學生可以更有信心選擇非傳統學術路徑。我期望更多學生善用職專教育的機會,發揮個人興趣及潛能,把握有前景的策略性產業,開創理想事業。
註1: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2023》
*文章內容主要摘自葉中賢博士於2024年7月在職業先修學校議會發表的專題演講。